426第426章这件事情我自有分寸-《农女有福》
第(2/3)页
毕竟铁生说过,那小殿下是养未来岳家的。
谁知道那家人会不会送他来村塾读书呢?
所以,杨老学究决定,去那些有孩子的村民家中劝学。
“劝学?”顾正清抬起头,睁开有些昏花的老眼,微微凝了眉,有些疑惑的看着杨老学究。
“不错,劝学。”杨老学究点点头,又说:“劝家中有孩子的村民,将他们家的孩子,都送来村塾读书。”
“多虑了,多虑了。”顾正清摆手,呵呵笑笑,缓缓说道:“杨老爷您可真是多虑了。”
“这束脩一个月,不过一百八十文,我们顾家村现在,家家户户都不缺这点送孩子入学的束脩。而且,我们素来仰慕读书人,对读书人可是敬佩得很呢。到时候,家家户户都会送孩子来入学的,您放心就是。”
杨老学究先说了一句:“老村长,既然已经决定了要留在下在贵村村塾教书授课,那在下就是你们村塾的先生了,您还是叫在下杨先生或者杨夫子吧。”
顿了顿,不等顾正清改口,就说道:“老村长,在下自然知道,你们顾家村人人都有向学之心,然,民间有句俗话,不怕一万就怕万一。万一有那鼠目寸光之辈,不能体察老村长良苦用心,以为读书无用,不送家中子弟来村塾,岂不是辜负了老村长一番苦心?老村长襄助在下于危困之中,在下实在不愿老村长一番苦心被任何人辜负。”
“更何况,现在临时村塾的房子,尚未修缮好,这桌椅板凳,也没有打好。正是有空上门劝学的时候。现在劝学,等以后一切准备妥当,开始上课,就不用另费心思了。在下也可以一心教书。要不然,在下这心中总会挂着这劝学之事,于教学也是不利。”
“您说呢?”
顾正清依旧觉得,他这是多此一举,不过,看他坚决,也不好阻拦,便道:“既如此,那老夫就随着杨夫子走上一趟。”一边说,一边拿了椅边的拐杖,颤巍巍、慢悠悠的站了起来。
杨夫子连忙让杨瑾柔扶人,杨瑾柔心下不愿,却还是只得上前扶人。
顾正清摆摆手,说道:“不用,不用。”又扬声唤:“成材,成材。”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