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现人迹(下)-《星辰之主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  “石魄”这个半能量体,会在汲能回转巅峰层级的过程中,不断地提炼身上另一部分物质结构,相应的渣滓就会毫不留恋地抛弃掉,就像是蜕掉的壳。

      这正是那些半透明类岩石残留物的根源。

      通过专用设备,可以借此推测这头“石魄”的实力,确实已经到了天人级别,具体层级怎样,还不清楚。

      除这些以外,相关区域还发现了更多的“域外种”微生物残留,也就是“啮空菌”,甚至还发现了一部分活体,也都被收集起来。

      这些“收获”,基本还在预期范围内,但已经引发了一波新讨论。

      法鲁尔祭司情绪不高,却很敬业地持续报送新发现:“相关区域确实存在一处‘规则冲突’地带,‘啮空菌’活体就在这里,与泰玉校官所说的‘时空边脊’环境相匹配。

      “相关规则作用痕迹,借且‘天渊灵网’做匹配,主要是本地环境与‘战争领域’的对冲……后者好像是某种位面或半位面结构碎片,已经很脆弱了,应该是经过漫长时间的衰减。”

      与“战争领域”高度关联的泰玉并没有第一时间发言,现场的法鲁尔则做了初步判断:

      “这种衰减,至少上千年了,有一定概率是‘防战’时期的留痕,卢安德大君建构的‘半位面’在强对抗中冲断,在接下来一千多年时间里,受频繁地幔对流影响,漂移到了这边。”

      泰玉仍没有回应,不过现场的法鲁尔则看到,那些“油脂球小人儿”,正摇摇摆摆在周围区域“游动”,有的还尝试渗入“边脊”区域,但并未成功。

      隗荣祭司感慨道:“位面或半位面结构衰减千年而未崩溃,是很难得的。当年卢安德大君正是全盛时期,麾下军力亦是巅峰,便是‘工程建构’也是第一流的水平。”

      偃辰祭司则更现实一些:“这种环境下,‘寄生关系’两边都有了可以妥协的条件,结果它却不在这儿了,这不是一个正常现象。”

      法鲁尔赞同这个说法:“对的,无论是‘石魄’吸收周边热能的规则环境,还是‘啮空菌’活体在‘边脊’区域的残留,都证明他们在这片区域逗留了不短的时间。

      “为什么没有在这里深耕下去?这边的资源明显还没有用尽……总不是泰玉校官之前震荡‘天渊灵网’及周边虚空,惊动了它们吧?”

      偃辰祭司就问:“你认为它们是仓促转移?”

      法鲁尔冷哼:“暂时还没有这种证据。”

      不管倾向性如何,现在“专班”成员已经完全按照泰玉的思路,进行事态推演。

      倒是提出这个思路的泰玉本人没有发声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