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测轨迹(上)-《星辰之主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  比较现实的考虑是:先找到“石魄”留下的痕迹,再根据留痕进行推理追踪,在实践中校正方向,逐步缩小圈层,完成定位,再做灭杀。

      工作进程是“寻痕、追踪、定位、灭杀”四步走,如今寻找到了“石魄留痕”,算是进入第二阶段。

      只是到达第二阶段后,就把第一阶段成果逻辑抛诸脑后,后续进度,多半也要受阻的。

      就像三个“专职武力”小组,按照“专班”指令,已经进入约两百公里地层之下的留痕区域。

      他们彼此之间相隔数十公里,投放了“油脂球”等侦察设备后,接下来就只能进行常规而低效的搜索。

      按照诸天标准单位,“佑冲星”半径不过九百公里,而其地核就占了一半。在地壳、地幔和地核组成的“夹心蛋糕”结构中,地下两百公里已经是下地幔区域,强烈且不稳定的上下对流,高温高压的极端环境,都极大影响了三个“专职武力”小组的感知范围和搜索进度。

      哪怕已经找到了“石魄”的存在痕迹,想要用这种方式,快速找到目标,可能性仍然低下。

      所以,“专职武力”小组这段时间,也是不惜额外消耗能量,隔着厚重地层,与地面指挥部联系,要求获得下一步指示。

      可这种“指示”又哪是那么容易发出去的?

      “专职武力”小组连迭传讯,这个祭司不行,就找另一个,四位正式祭司着实不堪其扰。

      更何况,四位祭司如今也没时间研究,他们正因“告死鸟”制造的扰动,急切尝试与泰玉联系。

      “天渊灵网”体系是很稳固,却不是随随便便拿来击打、冲撞的,哪怕泰玉拿出的都是“大通意”“役魔卷”这样的高端技法,又摆出“追缉石魄”的理由,也不合适。

      最起码,不能再有下一回了!

      泰玉之前专心分类计数,没有回应,如今“告死鸟”翱翔于天际,与“油脂球”信息交互已成,能够第一时间收到地层区域的反馈,正好借此时机,与大家聊聊,统一意见。

      公共频道里,他先定性:“不管之前怎么做的,现在的趋势很好,我们要再接再厉。”

      将前面的情况一句话带过,也不管“专班”有几位听得心血下沉,泰玉继续往下说,顺势进入了他最喜欢的技术讨论模式:
    第(2/3)页